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達摩 惠能 祖堂集

祖堂集的語言常被視為研究寶庫,讀起來與常見的版本有點不同,在中研院的資料庫裡找幾個故事看看。

《祖堂集》在中国久已佚失,是日本学者于20世纪20年代在 朝鲜发现的现存最早的禅宗史书。二十卷。五代南唐泉州招庆寺静、筠二禅僧编。全书内容记述自迦叶以至唐末、五代共二五六位禅宗祖师的主要事迹及问答语句,而以南宗禅雪峰系为基本线索

功德與實相是不同的

爾時武帝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師曰:"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師曰:"不識。"又問:"朕自登九五已來,度人造寺,寫經造像,有何功德?"師曰:"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師曰:"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善因,非是實相。"武帝問:"如何是實功德?"師曰:"淨智妙圓,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武帝不了達摩所言,變容不言。達摩其年十月十九日,自知機不契,則郏過江北,入于魏邦。志公特至帝所問曰:"我聞西天僧至,今在何方?"梁武帝曰:"昨日逃過江向魏。"志公云:"陛下見之不見,逢之不逢。"梁武帝問曰:

"此是何人?"志公對曰:"此是傳佛心印觀音大士。"武帝乃恨之曰:"見之不見,逢之不逢。"即發中使趙光文往彼取之。志公曰:"非但趙光文一人,闔國取亦不迴。"

  大師自到東京。有一僧名神光,昔在洛中久傳莊老。年逾四十,得遇大師,禮事為師。從至小林寺。每問於師,師并不言說。又自難曰:"古人求法,敲骨取髓,刺血圖像,布髮掩泥,投崖飼虎。古尚如此,我何惜焉?"時大和十年十二月九日,為求法故,立經干夜,雪乃齊腰。天明師見問曰:"汝在雪中立,有如何所求耶?"神光悲啼泣赝而言:"唯願和尚開甘露門,廣度群品。"師云:"諸佛無上菩提,遠劫修行。汝以小意而求大法,終不能得。"神光聞是語已,則取利刀自斷左臂,置於師前。師語神光云:"諸佛菩薩求法,不以身為身,不以命為命。汝雖斷臂求法,亦可在。"遂改神光名為惠可。又問:"請和尚安心!"師曰:"將心來,与汝安心。"進曰:"覓心了不可得。"師曰:"覓得豈是汝心?与汝安心竟。"達摩語惠可曰:"為汝安心竟,汝今見不?"惠可言下大悟。惠可白和尚:"今日乃知一切諸法本來空寂;今日乃知菩提不遠。是故菩薩不動念而至薩般若海;不動念而登涅槃岸。"師曰:"如是,如是。"惠可進曰:"和尚此法有文字記錄不?"達摩曰:"我法以心傳心,不立文字。"

  大師語諸人言:"有三人得我法。一人得我髓,一人得我骨,一人得我肉。得我髓者惠可,得我骨者道育,得我肉者尼總持。我法至六代,陵遲傳法之人。惠可進曰:"何故第六代陵遲傳法之人?"達摩云:"為邪法競興,亂於正法。我有一領袈裟,傳授与汝。"惠可白和尚:"法既以心傳心,復無文字,用此袈裟何為?"大師云:"內授法印,以契證心;外傳袈裟,以定宗旨。雖則袈裟不在法上,法亦不在袈裟,於中三世諸佛遞相授記。我今以袈裟亦表其信,令後代傳法者有稟承,學道者得知宗旨。斷眾生疑故。"

  惠可便頂禮,親事九年,晝夜不離左右。達摩大師乃而告曰:

如來以淨法眼并袈裟付囑大迦葉,如是展轉乃至於我。我今付囑汝,女聽吾偈曰:

      吾本來此土,傳教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协自然成。"

師付法已,又告惠可曰:"吾自到此土,六度被人下藥,我皆拈出。今此一度,更不拈出,吾已得人付法。"

"時有盧行者,年三十二,從嶺南來,禮覲大師。大師問:"汝從何方而來。有何所求?"行者對曰:"從新州來,來求作佛。"師云:"汝嶺南人,無佛性也。" 行者云:"人則有南北,佛性無南北。"師云:"汝作何功德?"行者對曰:"願竭力抱石,舂米供養師僧。"師便許之。於一日一夜舂得一十二石米,首末親事。經八箇餘月,行者又問曰:"如何是大道之源?"師曰:"汝是俗人,問我此事作什摩?"對曰:"世諦即有僧俗,道豈礙人耶?"師曰:"汝若如此,莫從人覓。"進曰:"与摩即不從外得。師曰:"內亦非。"

 

有一童子碓坊裏念此偈,行者曰:"念什摩?"童子曰:"行者未知,第一座造偈呈師,大師曰:'若依此偈修行而得解脫。'"行者曰:"某甲不識文字,請兄与吾念看,我聞願生佛會。"有一江州別駕張日用,為行者高聲誦偈。行者卻請張日用:"与我書偈,某甲有一個拙見。"其張日用与他書偈曰:

      身非菩提樹,心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有塵埃?

又問:"此衣傳不?"師云:"后代之人,得道者恒河沙。今此信衣,至汝則住。何以故?達摩大師付囑此衣,恐人不信而表聞。法豈在衣乎?若傳此衣,恐損於物。受此衣者,命若縣絲。況達摩云:'一花開五葉,結协自然成。'是印此土與汝五人。般若多羅雲:'协滿菩提圓,花開世界起。'此兩句亦印今時法衣至汝不合付與人。"

師經於三日都不說法。至第四日,眾人問曰:"師法嗣何人?"師云:"吾法已往嶺南。"神秀便問:"何人得之?"師雲:"能者則得。"眾人良久思惟,不見行者數日,恐是將法去也。當時七百餘人,一齊趁盧行者。眾中有一僧,號為慧明,趁得大庾嶺上,見衣刍不見行者。其上座便近前,以手提之,衣刍不動,便委得自力薄。則入山覓行者,高處望見行者在石上坐。行者遙見明上座,便知來奪我衣刍,則云:"和尚分付衣刍,某甲苦辭不受。再三請傳持,不可不受。雖則將來,現在嶺頭;上座若要,便請將去。"明上座云:"不為衣刍,特為佛法來。不知行者辭五祖時有何密語密意,願為我說!"行者見上座心意苦切,便向他說:"靜思靜慮,不思善不思惡,正與摩思不生時,還我本來明上座面目來。"

至明年二月三日便辭,去曹溪寶林寺說法化道,度無量眾。師以一味法雨普潤學徒,信衣不傳,心珠洞付。得道之者若恒河沙,遍滿諸方,落落星布。

師每告諸善知識曰:"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孤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云:'心生即種種法生,心滅即種種法滅。'汝等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一相三昧者,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不取不捨,不念利益,不念散壞,自然安樂,故因此名為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皆一直心,即是道場,即是凈土。此之名為一行三昧。如地有種能含藏故,心相三昧亦復如是。我說法時猶如普雨,汝有佛性如地中種,若遇法雨,各得滋長。取吾語者,決證菩提;依吾行者,定證聖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