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王爺王船

古時候就有所謂的祭瘟、送瘟的習俗,王船最早就是用來送走瘟神的交通工具。

瘟神的地位和身分也越來越受到提升和肯定,進而結合歷史小說、民間故事,轉變成忠貞愛國的英雄人物,最後進化成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代天巡府或王爺公,王船也從當年的「瘟王船」轉身變成「王爺船」,從當年的「閉戶避送」,變成了今日的「舉城迎送」

東隆宮的王船很有名。

原因據說是

台灣早期以漁業為主的港口,常有寺廟及祈福祭典。其中著名的是擁有百年歷史的東港東隆宮平安祭典。東隆宮建於清乾隆年間,主祀溫府千歲,平安祭典的活動每三年一科,是將奉玉旨的千歲爺接上岸來(稱為「請王」)。平安祭典過程重點在於千歲爺遶境儀式,經過數日的祭典遶境(稱為「出巡」)後,千歲爺必須回天庭繳旨,而「燒王船」則是送走千歲爺的儀式(稱為「宴王」、「送王」),也是整個祭典的高潮,近年來常以「王船祭」稱之。燒王船的平安祭典代表著地方百姓對千歲爺的感激,並祈求神明賜福東港百姓。

康豹教授研究王爺信仰非常有名,

許多「王爺信仰」都來自於浙江,遂企圖以明清以來浙江溫州地區「溫元帥」信仰作為博士論文題目。而台灣的西港地區已有劉枝萬等學人進行研究,相較下東港地區的研究仍待開拓,因此康老師便選定屏東東港,前後住了半年,作人類學式的實踐,從祭典準備過程到事後訪問,鉅細無遺。

他說五年王爺原先是瘟神,後來變成可以擊敗瘟神的神。幾乎可以說很多神都具有這樣的性質轉變過程,像是先秦時代堯舜放四凶,這些不才子是被放逐的對象,但是也可以抵禦魑魅魍魎,成為在邊境上的保護者。,劉枝萬<臺灣之瘟神信仰>(1933)將其演進系統化,分成6階段,由原始厲鬼進化到最後的萬能神明。

這些王船有真船在海上漂流,叫「游地河」,也有火化的「遊天河」。

五年王爺與五府王爺不太一樣,前者最著名的是雲林鎮安宮,後者南鯤鯓代天府。實 際 上 崇 奉 十 二 位 王 爺 , 但 因 為 逢 五 年 , 才 舉 行 一 次 大 的 祭 典 , 故 稱 「 五 年 王 爺 」

每 年 定 春 、 冬 二 祭 , 春 祭 即 於 元 宵 正 月 十 五 日 舉 行 , 恭 請 五 年 千 歲 遶 境 祈 安 , 附 近 庄 民 隨 香 遊 行 , 並 組 成 各 種 藝 閣 、 各 庄 每 年 輪 流 供 給 當 日 午 餐 , 千 歲 遶 境 後 入 廟 安 座 。 是 晚 獻 演 戲 , 慶 祝 千 秋 。 (馬鳴山鎮安宮管理委員會,1970:9)
冬 祭 則 配 合 農 村 收 冬 後 舉 行 ( 選 定 農 曆 十 月 廿 九 日 ) , 如 逢 寅 、 午 、 戌 年 遠 近 香 庄 均 稱 「 五 年 到 年 」 或 「 百 年 大 科 」 各 地 紛 紛 到 廟 出 示 香 條 , 擇 日 恭 迎 五 年 千 歲 鑾 駕 前 往 各 地 遶 境 , 並 屠 豬 宰 羊 叩 謝 神 恩 。 而 鎮 安 宮 每 逢 寅 、 午 戌 年 依 例 舉 行 祈 安 三 朝 清 醮 法 會 , 附 近 村 落 則 分 股 建 立 醮 壇 。

中間還是空了兩個半月。

十二瘟王系-再分「三年王爺」與「五年王爺」兩類。

五瘟使者系-再分「五福大帝」與「五府千歲」兩類。

五福大帝是福州人保護神,台南白龍庵最著名。清代衙門,時常禁絕此類信仰,故善信往往又改稱為五顯靈官五顯大帝等名,清代文獻紀載:歲以六月出巡,謂之逐疫。喬裝鬼卒,呵殿前驅,金鼓喧闐,男女雜遝,傾錢酬願,狀殊可憐。越二日以紙糊一舟,大二丈,奉各紙像置船中,凡百器用財賄兵械,均以紙綢為之,大小靡不具。愚民爭投告牒,齎柴米,舁舟至海隅火之,謂之送王。七月七日,又至海隅迎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