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拜斗是什麼

張家麟有一篇禮斗的論文

拜斗儀式是華人道教及民間信仰的宮廟中常態性的宗教儀式,一年中寺廟以春季及秋季拜斗兩次舉行,春季拜斗時間為農曆三月一日至三月五日,秋季拜斗則為農曆九月一日至九月九日。信徒參加儀式的目的在於透過祭拜自己的本命星斗祈求自己延壽增福及消災解厄,希望在拜斗之後帶給自己長命百歲。整個儀式進行可以分為「請神」、「敬神」、「誦經」、「普施」、「犒軍」及「送神」等步驟,在拜斗法會進行中,信徒必需二十四小時不斷的唸經,祈求神降福及給信徒添壽,拜斗時的斗燈不得熄滅,隨時添加燈油,旺盛的斗燈象徵參與拜斗者的生命充滿光采,斗燈熄滅則意味著生命的結束。

幫助個人獲取財富,擴大事業,免除煩惱,增進生活快樂。在信徒眼裡參加禮斗法會帶給個人的效果非常弘大,禮斗法會再也不是單純的幫助個人延年益壽的法會,而是功能強大的法會。寺廟為了滿足信徒這種心裡,也將禮斗法會的「星斗崇拜」擴大為「恩主公崇拜」,本來禮斗法會中只有東西南北中斗,現在則增加「玉皇斗」,

台灣大百科則說

拜斗是道教獨有一種為人攘災解厄,祈福延壽之科儀,應稱為【朝真禮斗】。拜斗是道教獨有科儀   

斗即是人的本命元辰。所以參加拜斗即是朝拜自己的本命元辰,可使元辰光彩,去災趨福。

有人將全文以問答方式整理,更容易閱讀。

我父親常說入斗、完斗、拜斗,形式比較接近下面這段記載

拜斗:時間是從大年初九至十五(上元)起斗,到同年的農曆十月十五日(下元)完斗。起斗的時候,廟工會準備一鐵罐並在裡面放滿米,在插上一旗幟以祈福,而鎮民在起斗這段期間可以以一人一口為單位,捐錢給祖師廟(入斗),一口約以500元為一定數(在以往捐的數量並無規定都是隨緣)。直到完斗,之前前來祈福的鎮民便會在次回到祖師廟,廟公會發給每個前來祈福的人一包由祖師爺祈福過的米,回去煮給全家吃,保證平安。

三元與三官大帝有關,也就是三界公,也是來自此斗米教的傳統,張魯他們建立的王國就有這些內容。

在完斗與入斗之間,有一大段時間,沒有受到保護,那應該怎麼辦呢?每個月好像都有聽他去拜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